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二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说、唱、画、赛——《赠汪伦》教学四招

说、唱、画、赛——《赠汪伦》教学四招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说、唱、画、赛——《赠汪伦》教学四招
            [ 作者:沈九霞    信息来源:高邮镇城北小学分校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乡村教学平凡、实在,不会每节课都用到课件,甚至于幻灯投影片,但只要精心设计教案,做好课前准备,也一样能上出精彩来—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《赠汪伦》是苏教版第十册第25课《古诗两首》中的第一首,我采用了说故事、唱歌曲、画板书、赛古诗的方法进行教学,具体环节处理如下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一、说故事——激趣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一上课,我就问:爱听故事吗?可爱的学生以更端正的姿势,充满欣喜与期待的眼神等待我讲故事,我讲了《李白赴约会汪伦》,故事中我重点突出汪伦邀请函中的“先生喜欢游玩吗?我这有十里桃花;先生喜欢豪饮吗?我这有万家酒埠”。说完故事,问学生:李白爽快赴约,可看出什么?(喜欢游玩,开怀豪饮,广交朋友)故事结束,揭题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[爱听故事大概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,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始对诗人的认识、课文的导入,学生会兴趣盎然,渐入情境,乐于学习,听故事也不是纯粹的听故事取乐,与课文紧密相连,听中问话,加之表扬,学生听得更认真,既了解了此诗的由来,也对诗人有了更形象感性的认识。]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二、唱歌曲——入境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1、(讲解“忽闻岸上踏歌声”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问:“踏歌声”是什么意思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生:民间唱歌的一种形式,手拉着手,用脚打节拍唱歌。(预习,从资料中得知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问:谁唱歌?为什么而唱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生:汪伦赶来李白送行,以踏歌的形式送别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问:放飞想像,猜测会唱什么?唱歌时动作呢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生:…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请两生(事先安排的)登台表演,手拉着手,脚打节拍,唱—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(借用刚学的音乐书上的歌儿《吹草哨儿》的曲调,改歌词为:好朋友好朋友,我的好朋友,桃花正盛开,我为你送行!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再唱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再邀请几位同学登台模仿,手拉手,脚打节拍,又唱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因为是选用的刚学的歌曲,歌词也改得简单,唱了两遍后,全班都跟着唱了起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再唱:台前的是汪伦携友,台下的是李白乘舟将欲行,请汪伦携友踏歌为李白送行…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问:台下李白大诗人,你此时有何感想?(转入到下两句古诗的学习。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2、全诗讲解结束,对唱抒情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我请一男生一女生登台唱歌,一学汪伦唱送别,一仿李白吟唱古诗,一唱一和。(李白吟唱歌词是《赠汪伦》,借用的是《只要妈妈露笑脸》的曲调。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再请全班南北两大组,一组汪伦,一组李白,再次唱和,可带动作,可扮神情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两次唱和,学生对于李白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有了更深的认识,也体会到了他们的依依不舍的分别之情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[唱歌是学生的爱好,改歌词唱与诗相关的歌儿,,还配以动作、神情,学生更是有兴趣,也利于学生进入那种送别时的情境,当然,对于“踏歌”一词也有了形象的理解;吟唱抒情,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感悟古诗之情,寓教于乐,乐融融也]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三、画板书——直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1、左边:红红的几瓣桃花在飘落,碧绿的潭水荡漾着涟漪,寥寥几笔,配以一向下的蓝色箭头及三个黄色文字“深千尺”,直观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桃花潭的美与深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左图下画一括号: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问:桃花潭水果有千尺之深?从中你知道了什么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生:“千尺深”在这里是虚指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生:说明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谊深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生:这是夸张手法的运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生:对,李白写诗爱夸张呢,像《望庐山瀑布》中他写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也是夸张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生:对,还有“白发三千丈”也是夸张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…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(在括号中板书:夸张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2、右边:一颗红心,红心中三个黄色文字“送我情”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问:一边水深,一边情深,是哪个更深呢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生:情深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3、中间:借用了一个数学符号蓝色“<”,并在之中写了两个黄色文字“不及”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整图下面画一横线,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问:水深比不上情深,这又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生:比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生:用桃花潭水深比喻汪伦送李白的情义深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问:一小句是夸张,一大句就是比喻中含夸张,这修辞手法的运用有好处吗?好在哪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生:告诉我们他们之间的情谊很深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生:这样写,我感觉很形象,很生动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[《赠汪伦》的后两句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”,写得单纯自然,感情真挚,深为人们所赞赏,成为后人抒发朋友之间感情的千古名句,我以鲜艳的图画配以简洁的文字,将两句古诗作为板书展示在了黑板上,我想,这美丽的图案,这鲜艳的色彩,这新鲜的板书,这浪漫的修辞,将会牢印在学生脑海之中的。]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四、赛古诗——拓展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学文最后:这是一首千古流传的送别名诗,后两句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”更是广为流传、常被借用的送别名句。咱们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背了好多首古诗了,还记得其中哪些也是送别诗吗?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(小手如林!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这样吧,咱们分男女生来背一背,赛一赛,如何?胜方可以获得对方的掌声!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讲了比赛规则后,教室里立即分成了两派。我轮流指名男女学生背古诗,不得重复,背完后再登台将所背古诗的诗题、朝代、作者写出来,背一首加十分,板书正确再加十分,此为一赛;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全背完后,我再请一些中等偏下男女生按黑板诗题轮流再背,背对了再加十分,此为二赛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班上两派竞争激烈,为了获胜,在脑海里苦寻此类古诗…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[从小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,竞争有助于成功者更自信,也令暂时失败者看到了距离,奋起直追。分大组竞赛也利于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的逐渐形成。学语文也要从语文课本中走出来,举一反三,赛古诗也帮助学生拓展了知识面。]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ernianji_487_16594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